在電子元器件、新能源電池和先進陶瓷領域,材料的精細化加工直接決定產品最終性能。日本石川擂潰機D101S、D16S和D18S系列通過其獨特的機械設計和精密加工能力,成為這些行業不可少的工具。
其核心優勢在于能夠同時完成“攪拌、分散、粉碎、混合、捏合"等多道工序,實現材料從宏觀到微觀的均勻化處理,滿足高精度制造業對材料質量的嚴苛要求。
在電子行業,石川擂潰機在電子漿料和導電油墨制備中表現好。
設備能夠通過高速剪切和研磨,將金屬顆粒(如銀、銅、鎳)或陶瓷粉末均勻分散至納米級別,顯著減少團聚現象。
這種納米級分散能力直接提升了電子產品的性能。例如,在制備銀納米顆粒漿料時,D18S型號能將導電性提升20%,印刷良率從85% 提高至98%。
具體應用包括厚膜電路、光伏銀漿、MLCC電極漿料等高精度電子元件的生產。
在新能源電池領域,石川擂潰機解決了電極漿料均勻性這一核心難題。它能夠將活性物質、導電劑和粘結劑按照精確比例均勻分散在溶劑中,形成穩定漿料。
對于鋰離子電池而言,這種均勻分散意味著電極電阻的降低和倍率性能的提升。實際應用數據顯示,經擂潰機處理的硅碳負極材料,其電極循環壽命可延長30%。
設備還適用于固態電池電解質漿料的制備,能夠有效減少界面阻抗,提升電池整體性能。
在陶瓷行業,石川擂潰機憑借其高硬度耐磨材質和精確控制能力,可實現陶瓷粉體的均勻研磨和表面處理。
設備采用的氧化鋁陶瓷研磨盤純度超過99.99%,鈉、鐵等雜質低于1ppm,有效避免了陶瓷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的污染。
對于高精度陶瓷制品,擂潰機能夠處理從納米級到微米級的不同粒徑粉體,確保粒度分布均勻,滿足電子陶瓷、結構陶瓷等對原料的高精度要求。
石川擂潰機通過高速剪切與精密研磨的協同作用,可實現50-500nm的納米級分散。
其“OR型"旋轉方式(碗不旋轉,杵旋轉的同時自由旋轉)使物料能夠從多角度接受剪切力,避免局部過熱或損傷,特別適合石墨烯、碳納米管等易損傷材料的處理。
與傳統設備不同,石川擂潰機集成了攪拌、分散、粉碎、混合、捏合等多種功能于一體。
這種一體化設計消除了傳統生產中多次轉移物料的環節,降低污染風險,提高生產效率。對于研發和小批量生產而言,一臺設備即可完成多種工藝試驗,大幅提升研發效率。
設備標配變頻器和定時器,用戶可根據不同物料特性靈活調整轉速和運行時間。
D101S和D16S型號轉速范圍為8-50轉/分鐘,適合大多數常規材料處理。設備還支持真空(-0.095MPa)及惰性氣體環境操作,避免高活性材料在加工過程中氧化分解。
石川擂潰機部分型號采用瓷鍋與瓷器材質,機身整體為不銹鋼材質,有效避免對物料的污染。
緊湊的臺式設計使其可靈活放置在通風室或手套箱中,處理含有有機溶劑的物質。這種設計特別適合對潔凈度要求高的實驗室和潔凈室環境使用。
不同型號的石川擂潰機在處理容量和功能側重上有所不同,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的型號。以下是三款主要型號的關鍵參數對比:
型號 | 處理量(L) | 轉速(轉/分) | 杵數量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D101S | 0.2 | 8-50 | 1 | 實驗室研發、小批量測試 |
D16S | 0.4 | 8-50 | 1 | 中小規模實驗、材料研究 |
D18S | 1.0 | 8-30 | 2 | 規模試驗、小批量生產 |
D101S適合基礎研發工作,處理量較小但轉速靈活;D16S提供了更大的處理容量,適合中小規模實驗;而D18S憑借雙杵設計和1L的處理量,更適合需要高效率的規模試驗和小批量生產。
石川擂潰機已幫助眾多企業解決了材料分散均勻性的核心難題。其價值不僅體現在產品性能提升上,更體現在生產良率提高和綜合成本降低方面。
綜合來看,日本石川擂潰機D101S、D16S和D18S系列是適用于電子、電池、陶瓷行業的理想設備。它們能夠將材料分散精度提升至納米級別,同時通過多功能一體化設計簡化生產流程。
選擇石川擂潰機,不僅是選擇一臺設備,更是為企業的研發和生產能力注入強大動力。其超過110年的技術積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,確保用戶能夠始終如一地獲得高質量加工效果。